解釋非理性行為—廈門心理咨詢

解釋非理性行為—廈門心理咨詢網

梁小民
  那是三十多年前,我在東北林區(qū)工作。有一天,當地商店的經理來找我說:“咱們店里的白糖賣不出去,眼看快到夏天了,再賣不出去就要變質。你是學經濟的,能不能給我想個辦法?”我知道,雖然當年物質短缺“要嘛沒嘛”,但林業(yè)局用木材換了不少白糖,當地人吃糖并不多,糖并不缺。我想了想,告訴他,你在商店門口貼個告示,寫上“本店新進白糖一批,每戶限購兩斤,憑本購買,欲購從速,過期不候”。告示貼上之后不久。白糖就賣完了,甚至還有人求他多批幾斤。
  讀完《怪誕行為學》我才知道,其實我是做了一個行為經濟學的實驗。在不缺白糖的情況下,夏天之前買白糖并不理性。但在物質短缺的格局下,人們總喜歡儲備物品(當時我管家,各種短缺的物品,如白糖、肥皂、洗衣粉等都有為數不少的儲備)。講自由購買,他會覺得供給多,不購買;講憑本限購,他就會覺得供給有限,即使不需要也要買。何況可以憑本買是一種權利,放棄這種權利是一種損失。把滯銷的東西作為限量購買的東西,人們就會有這種非理性的購買行為。《怪誕行為學》也提到了類似的事例。
  經濟學總是假設人是理性的,會自覺不自覺地按成本-收益原則來行事。絕大多數情況下也的確如此。但這個世界上還有大量用理性經濟學原理無法解釋的現象。例如,一個青年人原本希望三年內拿到10萬元年薪,結果三年內達到年薪30萬,可是為什么當他知道他的同學年薪31萬時,自己卻對年薪不滿意了?一種無人過問的黑珍珠為什么與其他價格高昂的珠寶放在一起時,變得身價數十倍?人們?yōu)槭裁丛敢饨邮軐ψ约汉翢o用處的贈品,甚至為此花很大力氣去搶或者排隊?為什么人們不掙錢干活高興,干活掙錢反而不高興?為什么性興奮時會選擇一些極危險的行為?為什么我們總是“言而無信”,做不到許多該做,而且自己承諾的事情?為什么我們會高估自己的一切?為什么面臨多種選擇時,我們反而會迷失主要目標?相同的阿司匹林,為什么50美分的管用,1美分的就不管用?等等。
  行為經濟學正是要解釋這些問題的。行為經濟學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人的行為,是心理學與經濟學的結合。它對人類各種行為的解釋比傳統(tǒng)的經濟學更微妙、更復雜,也更現實。經濟學的成本—收益原理解釋不了上述各種奇怪的現象,但行為經濟學給出了令人滿意的答案。行為經濟學要通過大量的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結論,因此又被稱為“實驗經濟學”,對這門學科作出貢獻的馬修?拉賓(Matthew Rabin)獲得2001年美國經濟學會頒發(fā)的克拉克獎,而對這門學科作出開拓性貢獻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丹尼爾?卡尼曼和喬治–梅森大學教授弗農?史密斯則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已超過獲得克拉克獎的年齡40歲)。諾獎委員會對他們的評價是“把心理學研究和經濟學研究有效地結合,從而解釋了人們在不確定條件下如何決策”以及“發(fā)展了一整套實驗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實驗室里研究市場機制的選擇性方面”。
  《怪誕行為學》的英文原文是“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直譯出來是“可預期的非理性:形成我們決策的背后力量”,能更確切地反映出這本書的內容,當然改譯之后也不失原意,而又能吸引眼球。這本書用實驗的方法解釋了各種我們司空見慣而又不能解釋的現象。它并不是一本介紹行為經濟學的純理論或學術著作。它從我們常見的一些現象入手來介紹行為經濟學的基礎內容與方法,讀起來妙趣橫生。讀完之后,你會覺得自己對人類行為的理解進入了一個認識的新領域。它兼?zhèn)淞藭充N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譯文也頗為準確、通暢。
  許多人都喜歡在機場買一本閑書看。當然,你可以選擇《駐京辦主任》之類的反腐小說,也可以選擇《鬼吹燈》之類的盜墓小說,還可以選擇《暗算》之類的反特小說。現在我要建議你選擇一本《怪誕行為學》這樣的經濟學普及作品,一定會收獲更大,而且讀起來比那些書更有趣。
來源:廈門心理咨詢網


?相關文章

時間 : 2013-07-07
標簽 :
分類 : C 心理揭秘,G 學習力提升
評論 : 0條

= 9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