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好”是真的好嗎(下)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為你好”是真的好嗎(下)
當然好在我并不總是和父母在一起,事實上我一年到頭也和父母一起呆不了多久,所以那個活潑開朗的我還能夠死里逃生。但就是這樣,我仍然能感到他們“看不見的手”在左右我的生活,在不斷地在我心中培育一種自責、自卑、自我唾棄的情緒。固然,山高皇帝遠,衣食住行方面,他們是插不上手了。但是他們的眼睛,已經(jīng)鑲嵌到了我生活的當中,寸步不離地守著我。我去美國,它們也去美國,我上北京,它們也上北京。你怎么讀了20年書還在讀啊?它們幽怨地問。你怎么29了還沒有結婚???它們幽怨地問。人家都發(fā)家致富了你怎么把機會都給耽誤了?它們還是幽怨地問。
當然,這不是說父母不愛我們,或者我們不愛父母。事實上,我們家的這些麻煩,全是“愛”給惹的禍——如果我們把那種千纏百繞的責任、義務、權力、感情統(tǒng)稱為愛的話。如果他們不愛我們,大約也不會這么無孔不入地“關心”我們的衣食住行;如果我們不愛他們,也不會在乎他們滿不滿意、開不開心。中國人管這種強人所難的“給予”和自我折磨的“報答”叫做“愛”,已經(jīng)叫了幾千年了,我又怎么能逃出這個“文化”的掌心?比如今天早上,我從石家莊坐火車到北京。去火車站的路上,無意中向媽媽透露自己的手機錢花完了,新的充值卡還沒來得及買。
“那怎么辦?”媽媽說?!皼]事,我到北京以后在街上買一個,火車站附近肯定就有”。我說。在一般的家庭里,這場對話應該就已經(jīng)結束了。但是在我們家,不是這樣。我媽太“愛”我了,她必須幫我解決問題。她首先給我爸打了一個電話,說我的手機沒錢了,表達了一下焦慮,“她手機沒錢了,現(xiàn)在要趕火車,又來不及買,要不我代她買,但是她那個神州行的卡,不知道能不能用其他手機代充……”其間我插話:“媽,你不用管了,我到北京以后自己去買,路上一共不才三個小時?!彼o我爸打完電話,又給我哥打電話,問:“她那個手機,在這邊能不能買著卡啊?她是北京的手機,是不是非得去北京買卡?我待會兒買了卡,遠程幫她充,行不行?要不你幫她充一下?……啊?不知道?那給你打電話不是白打了?”期間我又插話:“媽,你不要管了,我到了北京立刻去買卡。”過了一會兒,路上遠遠看見一個“中國移動”的牌子,她便提議現(xiàn)在去買,說讓我去搭另一輛車,她現(xiàn)在去買,然后“待會兒在火車站會合”。我不耐煩起來:“現(xiàn)在火車都要趕不上了,我待會兒上哪找你去?你不要管了,我到北京以后自己去買!”然后到了火車站,媽媽在站門口走了,我在火車上等開車。不一會兒,媽媽打來一個電話:“我買到一張卡了,你撥這個號啊,xxxxxxxxxxxxx?!薄皨屇憔蛣e管了,我自己去買不行???!”“我都買了,你還不記!”
周圍很吵,我手里又沒有紙筆,聽都聽不清她說什么,更不要說記下那個長長的號碼。喂來喂去了老半天,借了紙筆,你報一遍,我報一遍,你再報一遍,我再報一遍,終于在忙亂之中記下了那個號碼。充了一百塊錢,還了人家紙筆,終于松一口氣。這事終于完了。過了兩分鐘,媽媽又打來一個電話:“剛才的,是做一個實驗,我一共買了三張卡,現(xiàn)在你再記這個數(shù)啊,xxxxxxxxxxxx……”我忍無可忍,提高了音調:“媽你別忙乎了行不行?!我求求你了!”“好好好,那就這樣吧!”她掛了電話。于是我聽見她在掛掉的手機那頭嘀嘀咕咕: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好歹!給她買卡,她還唧唧歪歪!我這樣的媽媽,哪里找去?不懂事的丫頭??!……固然,她不在我身邊,但是我還是聽見了她說的這些話。
于是,接下來的三個小時里,我心情惡劣——為自己沖著媽媽的那一吼。是的,她是對的,她不過是想為我做一點事,結果我卻不知好歹朝她嚷嚷。我郁悶地坐在火車上,反思自己的態(tài)度,胸中涌動著一種復雜的情緒:其中1/2是內疚,為自己的“不懂事”、粗魯、“身在福中不知?!保涣硗?/2是憤怒,對她的憤怒,為她又一次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我放置到一種自我否定、自我唾棄的情緒當中而憤怒。事實再一次證明,對父母的“摻和”,采取不從的態(tài)度,結局只能是兩敗俱傷,死路一條。如果我們仔細地觀察這個案例,會發(fā)現(xiàn)我慘敗在我媽手下,主要是因為她用了兩個招式:一是“強迫給予法”——就算她給予的不是你需要的,就算她給予的是使事情化簡為繁的,她畢竟是出于愛而在無私給予;二是“愧疚激將法”——由于她所給予的,往往是使事情化簡為繁的,你必然會采取一種推推搡搡的態(tài)度,在推搡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用力過猛的情況,用力過猛,對她造成傷害,你只好感到愧疚。這些事情,不禁讓我想到,愛這個東西,在技術上是多么復雜的事情。它就像開車或者烹飪一樣,需要小心的學習。人們習慣于歌頌愛,贊美愛,仿佛這個世界上只要有了愛,事情就好辦了。事實是,這個世界上的很多“問題”,恰恰是“愛”引起的?!皭邸边@種情緒,一旦橫沖直撞起來,一意孤行起來,結果往往是雞犬不寧。事實是,“愛”這種情感,和“恨”、“悲傷”、“嫉妒”、“憤怒”一樣危險,需要小心的輸導,合理的表達。事實是,愛不僅僅是一個多少的問題,而且是一個方式的問題。人類太“愛”上帝或者真主了,政府太“愛”社會了,家長太“愛”孩子了,幾千年來,愛出了多少麻煩,簡直不用我舉例子。我不得不承認,我常常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私下里,多少次,我暗暗希望父母不那么“愛”我,能在兢兢業(yè)業(yè)地愛我的同時,打個盹,偷個懶,走點神,這樣我可以趁著這會兒功夫,在他們的視線之外,自由地奔跑。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hotbraziliangirl.com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