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糧食”已成過去式嗎?

154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愛惜糧食”已成過去式嗎?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憫農(nóng)》幾乎都會被孩子們吟誦,幾乎快要成為孩子們的啟蒙詩歌,在很多的幼兒園,每次吃飯前,都會要求小朋友把這首詩齊聲吟誦一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孩子們從小都被教育浪費糧食的行為是可恥的。

 

的確,在物質(zhì)極大豐富的今天,對當今的孩子來說,絕大多數(shù)都不存在吃飽吃不飽的問題。而是如何不浪費的問題,但簡單的把“強迫孩子把飯吃完”等同于“愛惜糧食”,這種方式不僅過時了,并且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聰聰就是那個被逼著要把飯吃完的孩子。聰聰媽媽嚴格要求聰聰,吃飯的時候不準許看電視等一切和吃飯無關的事情,吃不完,不允許下飯桌。每天晚上在聰聰家的飯桌上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一幕:媽媽以身作則的不留下一粒米,一邊給聰聰上思想政治課。引得聰聰對吃飯產(chǎn)生了抵觸,不僅不吃完,連飯都不想吃。越不吃,越被奶奶追著喂,小家伙都快要急出眼淚了,媽媽奶奶兩路夾擊,氣得小家伙摔東西。

 

類似的情景似乎在很多家庭都會上演,孩子不好好吃飯,吃幾口就不吃了,第一擔心營養(yǎng)不足,影響孩子身體發(fā)育;第二又怕驕縱孩子,養(yǎng)成浪費糧食的壞習慣。于是就以“正確的教育”的名義,去要求孩子好好吃飯,把飯吃完。

 

實際上看似正確的背后,這個教育的邏輯并不成立。第一,孩子的食物由父母準備,吃什么,吃多少幾乎都是由父母說了算。但孩子已經(jīng)是個獨立的個體,完全知道自己是否吃飽了,完全更傾向于吃自己喜歡吃的。我們這代人深受父母的影響,為了不浪費糧食,即使在吃飽的情況下,為了不剩飯,還會勉強自己再吃一點,即使會讓自己胃部不舒服。但這樣的觀念在物質(zhì)極大豐富的今天已經(jīng)過時了,尊重孩子自己的實際需求才是尊重自然規(guī)律。

 

第二,強迫孩子吃飯,只會造成孩子越來越強的叛逆心理,你讓我吃,我偏不要吃。當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變成了被強迫的事情,就像被動的完成任務一樣,完全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越追,孩子將會跑的越遠。曾經(jīng)看過一個案例,一個奶奶為了讓孫子好好吃飯,一直喂到孩子吐,也要讓孩子吃。僅僅執(zhí)著于吃的這個過程,去減輕自己擔心孩子營養(yǎng)不足的焦慮,而看不到孩子真實的需求和存在。

 

那孩子不吃飯,吃一半丟一半,就聽之任之了嗎?當然不是,如果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首先要反思的是不是自己沒有充分了解到孩子的情況,在那個當下,孩子是不是剛吃過水果,還不餓?孩子是不是活動量太小,消耗的還不夠?是不是給孩子零食太多?自己給孩子準備的食物是不是孩子不喜歡?準備的量是不是超過了孩子的承受量?孩子是不是正專注于玩樂,還沒有把注意力回到吃飯上來。這些才是父母第一反應要關心的問題,而不是就簡單粗暴的,你必須要去吃飯,還必須把飯吃完。

 

如果你的孩子不吃飯,去想一想有沒有上述的問題,再去苛責和要求孩子,更不要給孩子貼上“浪費糧食”的標簽,如果成人被如此對待,自己也未必有孩子做的好。從吃飯這件小事不小,大事不大的事情來看,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任何事情都一樣,在“要求”孩子之前,先去問個“為什么”,去看一看孩子在想什么,他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hotbraziliangirl.com

心理健康網(wǎng):?http://xmxljg.com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quán)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關文章

時間 : 2018-12-26
標簽 : ,,,,,,,,,,,,,,,,,,,,,,,,,,,,,,,,,,,
分類 : L 老人關愛
評論 : 0條

= 9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