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歡父母嘮叨(上)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孩子不喜歡父母嘮叨
在生活中,常??吹竭@樣的一幕,一位媽媽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說得口干舌燥,但是孩子似乎并不領情或者壓根不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有的還會產生抵觸情緒。為什么你的“苦口婆心”沒有半點用,甚至還會起反作用?
不方便聽取音頻的爸爸媽媽們,小編貼心整理了文字版供您閱讀學習哦,詳情如下:許多家長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有的事情我跟孩子說了那么多遍,他還是不聽?”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講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次,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時,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打算捐款;10分鐘后,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結束,他決定不捐了。在牧師終于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過于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里拿了幾塊錢走。這種由于刺激過多或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現象,叫做“超限效應”。這個心理學效應,放在家庭教育中同樣適用:很多時候,正是由于家長說得太多,所以孩子不聽。
媽媽們對一件事反復嘮叨,出發(fā)點本是愛孩子,但其實帶給孩子的是這樣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使人聽覺模糊
反復說同樣的話,會讓人產生一種習慣性的聽覺模糊,也就是說,明明在聽,卻根本聽不到心里去。
產生逆反情緒
大多數在家長的嘮叨聲中長大的孩子,練就了對付嘮叨的過硬本領。結果父母嘮叨越多,孩子防御能力越強。當孩子心里筑起“嘮叨防火墻”時,即使是“金玉良言”,怕也無法進到孩子心里了。
教育效果低下
反復說教,不斷給孩子施以相同的刺激,會使孩子產生“心理惰性”,對父母不再敬畏。當再次出現相同的刺激時,教育效果便隨之減弱,甚至消失
引發(fā)親子矛盾
嘮叨是反復、單調的刺激,是對孩子精神上的疲勞轟炸,沒完沒了的重復批評只會使孩子厭煩,挑起孩子的敵意,使氣氛緊張,矛盾更加激化。
由此可見,“嘮叨”的弊端多多,我們又有什么辦法能改掉嘮叨的習慣呢?
時刻提醒自己,“嘮叨”無效
將心比心,如果我們被反復循環(huán)的話語包圍時,自己是什么感受:煩、想爭辯又覺得沒有意義,于是自動屏蔽。同理,當我們用“嘮叨”的方式和自己孩子交流的時候,孩子也承受相同的語言轟炸,也會采取各種防御措施“抵抗”。換位思考,時刻提醒自己,嘮叨不但沒有實質上的教育效果,還會讓孩子產生厭煩、焦躁的情緒。
就事論事
孩子犯了錯誤,就告訴他錯在何處,如果孩子自己明白了,我們就不用再說;孩子有什么需要改變的,我們就明確指出問題所在,并提出我們的期望,同時尊重孩子改變的過程。就事論事,用盡可能簡明的話語來表達。千萬不要陳年舊賬全翻出來從頭開始數落,那樣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信。
適時放手
該孩子承擔的,我們盡量不要參與。孩子做不好會受到相應的“懲罰”(比如賴床導致遲到),孩子會因此糾正自己的行為。每個人都需要自己長大,都需要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很難懂得自己不曾經歷的事情,如果我們提醒無效就不妨放手,孩子會“吃一塹長一智”。
學會等待
一些家長有這樣一種心理:希望自己一說,孩子馬上聽、馬上改正,達到自己的目標。這其實不符合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孩子就是孩子,他的心智和能力沒有發(fā)展到那么成熟,一些事情他可能還沒有理解,一些事情可能暫時無法做好,做家長的必須要學會等待,允許孩子有反復。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這個時間不會因家長著急、嘮叨而縮短。和孩子好好說話,有效溝通,不僅是為了營造一個快樂的生活環(huán)境,更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今天的內容就是這樣,我們明天再見!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hotbraziliangirl.com
心理健康網:?http://xmxljg.com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