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恰當方式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教育孩子的恰當方式
祖輩代勞教育孫輩,雖然是“無償勞動”,但年輕父母還是有諸多不滿。隔代教育,非愛即害?年輕父母不能一味否定隔代教育,應通過更多的親子教育加重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力“祖輩帶的孩子,上學后在寫作業(yè)、語言表達、參加集體活動等方面問題凸顯……”近日一篇小學老師的公開心聲日記,將隔代教育的話題擺在我們面前。
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隔代教育的時代。
近日,羊城晚報記者隨機走訪了廣州多家幼兒園,發(fā)現(xiàn)負責接送孩子的家長里,有六七成都是家中老人。據(jù)一項在全國范圍內(nèi)的調查顯示: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著隔代教育;而上海,目前0-6歲孩子中有50%-60%由祖輩教育;廣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則占到總數(shù)的一半。
隔代教育,愛多還是害多?如何對待利弊?
有專家呼吁:隔代教育不能替代親子教育,年輕父母不能把孩子推給老人,要讓孩子同時處在隔代教育和親子教育兩個軌道上成長。
現(xiàn)實處境 老人“湊孫”最可靠
迫于當前城市繁重的工作壓力,很多年輕父母把孩子交給祖輩,因為他們覺得相較于保姆照看、機構托養(yǎng)等,這是最可靠、最安全的辦法。
記者來到廣州番禺某小區(qū),發(fā)現(xiàn)在小區(qū)玩的孩子們大部分都是由老人照顧。
53歲的林婆婆是湖北人,為了帶孫子,她提前辦退休,從老家來到廣州?!澳贻p人工作壓力大,老人就該給年輕人分憂,我們發(fā)揮余熱嘛?!薄肮麐尅闭f,老人帶孩子,最大的好處是安全,“交給保姆我不放心,一旦被拐了怎么辦,現(xiàn)在壞人這么多?!薄八麄儾粌H幫我們照顧孩子,我們下班也能吃到現(xiàn)成飯菜,何樂不為?再說家里也熱鬧,孩子不會孤單,很開朗?!痹〗阏f,老媽喜歡唱歌跳舞,培養(yǎng)了兒子的音樂興趣,真好。在荔灣當公務員的姚女士認為,讓老人帶孩子,比送到托管所還好。“一對一的教育,讓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學知識的好習慣。鬧鬧3歲多,會認字,會朗誦古詩,都是爺爺教的,我和老公都很高興。要是送到托管所,一個老師對著十來個孩子,肯定不會這么用心?!?/p>
教師感悟 問題學生祖輩“造”
然而,在廣州天河區(qū)擔任小學二年級班主任的女教師李緯,近日在日記中坦言了她對接受隔代教育學生的擔憂。班里約一半以上的學生每天由老人接送上學,在家里幾乎是同老人朝夕相處,父母很少露面,連開家長會都沒空來。她的最大感觸:很多問題出現(xiàn)在由祖輩們帶的孩子身上。這些隔代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對老人的“權威”似乎并不那么在意,也不尊敬老師。7歲的陽陽(化名)就很有代表性。奶奶很無奈,“老師,您要看好他,陽陽不聽我們的,他爸媽經(jīng)常加班,回來買很多禮物給他,他每天都玩到很晚,沒時間寫作業(yè)?!?/p>
李緯跟陽陽爸爸溝通后,第二天,孩子終于完成了作業(yè),還寫得不錯。誰知,第三天又是一個字也沒寫,原來,他爸爸又出差了。
李緯跟其他同事有同感,“老人管教的孩子,在語言表達上比起直接由父母帶的孩子要欠缺很多,他們也許有很多想法,但很難形成完整的語言。在生活 方面,這些孩子的自理能力相對差。”如果是女孩由祖輩管教,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缺乏創(chuàng)造性和安全感。此外,在班集體活動上,這兩類孩子的差距就更大了。父 母帶的學生,會把握住學校的每一次機會和活動,父母鼓勵孩子參加并積極為孩子準備,這樣的孩子很自信,同時也很有成就感。據(jù)教育學的一般規(guī)律,小學前三年至關重要。因為在這三年里,孩子們將會形成影響他們一生的日常行為習慣,他們的性格、興趣會在這個時期 基本穩(wěn)定下來。她呼吁,“不管父母多忙,事業(yè)多么重要,我真誠希望他們能從孩子入學第一天起就花點心思去教育孩子。不能把孩子推給老人,而老師單方面的努 力也是極為有限的。”
父母述說 分歧引爆家庭沖突
祖輩承擔孫輩的教育,利弊幾許?昨天,記者在采訪中了解,隔代教育帶來的問題也讓一些年輕父母煩惱不斷?!拔壹夜盘珜檺酆⒆恿?,什么都順著娟娟。3年下來,娟娟變得特別任性。”在廣州一家私企上班的年輕媽媽趙女士告訴記者?!熬昃昶夂艽?,不高興就摔東西。有一次我生氣了,讓她自己把玩具撿起來。結果爺爺跑過來,說不用娟娟動手爺爺幫忙哦?!?“娟娟穿著鞋在沙發(fā)上踩,我說不可以。奶奶卻說沒關系、臟了奶奶洗。” 趙女士抱怨,老人家總愛裝好人,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任性。她實在忍無可忍,跟公婆大吵了一頓。
兩代人教育觀念的矛盾,在很多家庭中多少都有體現(xiàn)。
剛做母親的阿云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女兒7個多月,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什么都要用手去抓?!八慌龌ú菥湍茼樖制欢湎聛?,老人覺得寶寶喜歡就讓她去摸,可我覺得應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愛護花草的習慣,要對寶寶說不。”隔代教育的弊端不僅給孩子的性格造成負面影響,也造成年輕人和老人之間的意見沖突。甚至對孩子平日的吃喝、生病問題,都矛盾重重。家住廣州越秀區(qū)農(nóng)林下路的鄧小姐說,“我家小寶發(fā)燒,姥姥說要捂出汗才好,我說三歲以內(nèi)的小孩要散熱才行。”“我婆婆是北方人,愛讓孩子吃面條,才1歲多,搞得孩子消化不良,晚上總哭。我說了她就不高興?!?/p>
“廣州媽媽網(wǎng)”上,關于隔代教育是愛還是害的討論也很熱烈。
網(wǎng)友“女俠客”說,一天下班看見孩子居然坐在家里陽臺上,把我嚇壞了———當時他只要往后一翻身就能摔下去。我責問老人,老人說玩一會不會出事的,以前的孩子都是這樣玩的啊。“80后”阿鈴對記者說,老人家確實有自己的一套“育兒經(jīng)”,可有些觀念已經(jīng)明顯過時。“你指出來,他會嫌你不夠尊重他,覺得我們年輕,沒有經(jīng)驗。”蔣小姐不得不把老人請了回去,自己雇兩個保姆照顧孩子?!拔覍幵赴衙總€月賺的錢花在保姆身上,也不想跟老人之間鬧矛盾,太煩了,傷不起。”記者王曉云 實習生 朱娟 李丹瑤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hotbraziliangirl.com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