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與貧富無關(guān)(下)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溺愛與貧富無關(guān)(下)
缺少了內(nèi)心真正需求的滿足,“富養(yǎng)”其實就成了溺愛。無數(shù)的事實已經(jīng)驗證,溺愛是對孩子傷害極大的一種教育方式,與貧富和性別沒有任何關(guān)系?!捌鋵崯o論窮富,女孩子都是可以‘富養(yǎng)’的?!睂O云曉說,只不過這個“富養(yǎng)”與財富不直接相關(guān),比如在外面遇到突然狀況,只有一頂帳篷時,“那么就把這頂帳篷留給家里的女孩子。”當家里很窮時,家里只有一套干凈像樣兒的衣服,“那么就把這套衣服留給家里的女孩子?!?/p>
真正的“富養(yǎng)”是最大限度地給予她們尊嚴。
真正的教育是給孩子提供精神上的“饕餮大餐”
教育理念一再被誤讀、誤用,原因在哪里?
成功養(yǎng)育了一個陽光向上女兒的社區(qū)圖書館“第二書房”創(chuàng)始人李巖覺得,如果從家長身上找原因的話,“家長們的不求甚解或者功利心太重,讓他們在面對一些理念的時候沒有認真思考,更希望找到拿來就用的‘萬能良藥’心態(tài)應(yīng)該是原因之一?!?/p>
近些年還有一個被用“濫”的教育觀念:告訴孩子“你真棒!”很多家長感覺,剛剛將這一觀念付諸實踐時,孩子確實有著非常積極的變化,但是時間久了,這句話的神奇效力開始減弱,最后完全消失。兒童心理學專家指出,適度的贊美與夸獎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但如果夸得不合適,反而會適得其反。比如老聽表揚的孩子內(nèi)心會較為軟弱,害怕失敗,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經(jīng)受不起挫折,對別人的評價和態(tài)度過度敏感,很容易出現(xiàn)悲傷與沮喪,易形成自卑及過度自我保護心理。
“牛吃百草長出來的卻是肉。”李巖說,我們教育孩子時采用的觀念、方法、材料等就像是“百草”,但我們最終希望得到的并不是牛身上長出的“百草”而是長出“肉”。這個轉(zhuǎn)換的過程是需要家長用智慧來完成的。而這個轉(zhuǎn)換過程是否成功應(yīng)該看孩子的心靈和精神是否得到了滋養(yǎng)。李巖的女兒上高二那年,正好趕上獅子座流星雨的大爆發(fā)。李巖的女兒是一個非常感性的文學愛好者,對流星雨充滿了好奇和渴望。一邊是女兒的好奇心,一邊是即將到來的高三,李巖也很糾結(jié),最后,李巖說服了自己:高考[微博]每年都有,而爆發(fā)的流星雨則是幾十年難遇的壯美景色。為了盡可能少耽誤課程,他們選擇了流星雨爆發(fā)前的那個晚上從北京出發(fā),李巖和愛人給女兒帶好了合適的服裝,直接把女兒從學校接到機場,候機和飛機上的時間女兒都用來寫作業(yè)。那天晚上一家三口到了內(nèi)蒙古大草原,“看到流星雨的瞬間,女兒的興奮之情無法言說?!崩顜r說。很多家長都知道在全球化的今天“讓孩子開闊視野”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環(huán)節(jié),于是,不少家長花巨資讓孩子到美國、歐洲游了個遍,“可是,如果沒有理解教育的真諦,即使花再多的錢也沒用?!崩顜r說,只有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才能做出適當?shù)娜∩?,精心設(shè)計每一個教育環(huán)節(jié),給孩子一份豐盛的精神“饕餮大餐”,否則只能是助長孩子的享樂主義。
不提責任讓很多教育觀念走形
可能是自己曾經(jīng)在精神上和物質(zhì)上都經(jīng)歷過不富足,所以,很多家長面對眾多教育觀念時眼中只留下了“給予”那一部分。很多家長認為,“有付出就一定有回報”是一條得到很多人認同的公理,但是教育是關(guān)乎人的事情,只要關(guān)乎人就不可能簡單地套用公式。安女士一家經(jīng)濟比較富裕,他們的女兒在國外讀貴族高中。一年學費就要50萬元。一次,女兒放假回北京,假期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安女士的身體出現(xiàn)了狀況。安女士的女兒和丈夫一起陪她到醫(yī)院去。整個看病的過程都是安女士的丈夫跑前跑后,女兒在邊上不停地看著手機。當天,醫(yī)生給安女士約了第二天進行活檢,女兒離開中國的日期則是活檢之后的一天。女兒知道了安排后對安女士說:“媽媽我今天已經(jīng)陪你一天了,明天我不想陪你來醫(yī)院了,我準備在家收拾行李?!卑蠢碚f,女兒的要求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不過安女士大聲地拒絕了:“現(xiàn)在對你來說,媽媽的身體狀況是最重要的事,如果媽媽明天的檢查出了問題,即使已經(jīng)買了機票,即使開學在即,也要退票。對每個人來說家庭的責任是最重大的。”之后,安女士讓正在忙碌的丈夫坐在了女兒剛才坐的地方,把需要辦理的各種交錢、取藥、詢問等事情交給了女兒。
最初安女士的丈夫還擔心女兒做不好,女兒也不太情愿?!爸粚⒆痈冻?,沒有讓她承擔任何責任,她其實永遠都不知道別人的付出有什么價值,也就不知道感恩,更不會對別人付出,我就是想在這個特殊的時候告訴她一直以來都是別人為她付出,她還有必須要承擔的責任。”安女士說。確實,當家長在“付出”卻沒有讓孩子學會他應(yīng)該承擔的責任時,家長就在把孩子變成一個心里只有自己的自私的人,孩子不可能成為一個知道感恩和有擔當?shù)娜恕5诙?,安女士在女兒陪同下一起到醫(yī)院做了活檢,檢查的結(jié)果很樂觀。第三天安女士提出去送女兒。女兒說:“折騰了這么幾天您已經(jīng)很累了,好好休息吧!您的健康是給我最好的禮物?!睙o論是窮養(yǎng)、富養(yǎng),還是夸獎,都要看到教育的本質(zhì),沒有約束的給予、沒有責任的付出都可能帶來一個無法掌控的未來。
關(guān)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guān)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hotbraziliangirl.com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guān)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