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應該開心快樂(中)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人生應該開心快樂(中)
冷漠 Apathy
和內疚一樣,冷漠也是一種復雜情緒。如果對以前喜愛的事物失去了熱情、動力或興趣,可能與冷漠有關。當失去對某個場景或情境的控制時,就會體驗到憤怒,而冷漠可以是一種被動攻擊的反叛表現(xiàn)。
絕望 Despair
你是否曾多次嘗試完成某項任務或目標卻始終未能遂愿?這會產生絕望體驗,當多次努力嘗試沒能得到想要結果時,這種情緒就會出現(xiàn)。絕望為我們放棄目標提供了借口,是一種自我保護策略。絕望是一種有用提醒,在繼續(xù)追求具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之前,提醒你稍作休息,恢復精力。
消極情緒產生原因以及為何會有消極情緒
進一步探索負面情緒后就能真正開始了解是什么導致或觸發(fā)它們出現(xiàn),以及人類為什么會擁有這些負面情緒。在觸發(fā)原因方面,它可以是某些事件,例如:參加新工作面試感到焦慮,因交通堵塞而憤怒,因分手而悲傷,因同事沒能完成項目工作而感到惱火,對反復嘗試仍難以堅持新的計劃方案感到絕望。情緒是信息的來源之一,有助于個體了解周圍發(fā)生了什么;特別是消極情緒,它能幫助人類識別威脅,并為應對潛在危險做出積極準備(Biswas-Diener and Kashdan, 2014)。不同的生活經歷會引起不同種類及強度的情緒反應。個體在整個生命周期內會體驗到各種各樣的情緒,以應對迅速變化的情境。
我們想要克服或停止消極情緒嗎?
簡單來說,不想也不能。對于個體來說,想要擺脫讓我們感到糟糕的情緒無可厚非。作為進化產物,現(xiàn)代社會中的消極情緒很少預示著嚴重威脅的到來,但完全克服和停止負面情緒仍會對個體產生嚴重危害。消極情緒是正常、健康和有益的生活組成。避免陷入“幸福陷阱”,即認為消極情緒是軟弱或低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表現(xiàn)。試圖逃避負面情緒往往會導致更多的情緒痛苦。個體會在一生中體驗到各種各樣的情緒,以應對迅速變化的情境。情緒的存在是有目的的。只有開始進一步探索和理解每種情緒背后的目的時,我們才能學會新的應對方式,從而促進情緒成長和增進幸福感。在探索消極情緒時,要知道它們不是唯一的信息來源。在對情緒采取行動之前,我們先應回憶過去經驗、儲存的知識和記憶、個人價值觀和對某種給定場景的期望結果(Shpancer, 2010)。記住,情緒是一種低層級反應,個體需決定如何應對這些情緒,而不是被它們左右行為。
消極情緒的影響
雖然消極情緒是生活中正常健康的部分,但給它們太多自由也有不利一面。如果個體在消極情緒和可能導致消極情緒的情境上浪費太多時間,可能會陷入反芻漩渦。反芻指個體持續(xù)思考、反復回憶或糾結于消極情緒情境和經歷的傾向(Nolen-Hoeksema, 1991)。在這種消極思維漩渦中,個體對情境和自我的感覺可能會愈加惡化,對心理和身體健康產生一系列有害影響。反芻的問題在于它會增加大腦壓力反應回路(HPA-軸)的活動度,意味著身體會釋放過多不必要的壓力激素“皮質醇”。眾多證據表明,反芻是臨床抑郁障礙的誘發(fā)因素之一(Izard, 2009)。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反芻傾向與許多功能不良的應對行為有關,如暴飲暴食、吸煙、飲酒,以及對身體健康造成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如失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臨床焦慮和抑郁等(Gerin et al, 2012, Dimsdale, 2008, Everson et al, 1998)。另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經歷負面情緒體驗后,那些長期反芻個體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從該經歷導致的生理影響中恢復過來(Szabo et al, 2017)。個體很難擺脫反芻傾向,尤其是大多數(shù)人并未意識到自己陷入了反芻思維,反而認為自己是在積極解決問題(Yapko, 2015),這可能會對心理和身體健康產生進一步的負面影響。
消極情緒和癌癥,身心健康
健康和幸福感的直接影響因素并不是消極情緒,而是個體在體驗消極情緒時的反應和加工方式。停留于負面情緒會增加壓力荷爾蒙(即皮質醇)的分泌,消耗個體積極解決問題的認知能力,破壞免疫防御系統(tǒng),使個體更易受到其他疾病影響(Iliard, 2009)。研究顯示,慢性壓力與壽命減少有關(Epel et al, 2004)。憤怒是一種負面情緒,尤其是未經有效管理時,對個體健康和幸福影感響最大。研究將憤怒與各種健康問題聯(lián)系起來,包括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統(tǒng)疾病(Hendricks et al, 2013)。Boerma(2007)將非健康值的憤怒與皮質醇水平升高聯(lián)系起來,而皮質醇水平升高與免疫系統(tǒng)效率降低有關。Boerma發(fā)現(xiàn),與非慢性憤怒個體相比,慢性憤怒個體更易患感冒、流感、哮喘和皮疹等疾病。某些研究開始關注負面情緒和癌癥間的聯(lián)系。該領域的許多研究都特別關注憤怒作為一種消極情緒與癌癥的聯(lián)系。如上所述,憤怒是正常情緒,其表達(或不表達)方式是導致問題根源所在。當憤怒強烈且長期存在或被壓抑,就成為研究者眼中的不健康憤怒(Enright & Fitzgibbons, 2015)。壓抑狀態(tài)下的不健康憤怒與癌癥有關。Thomas等(2000)發(fā)現(xiàn)癌癥患者的憤怒測試得分極低,認為該結果表明患者在壓抑或抑制憤怒。研究者認為該證據表明,“被壓抑”的憤怒可能是癌癥發(fā)展的前兆。
其他研究似乎也支持該說法。在以乳腺癌女性為被試進行的研究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極度壓抑憤怒”與乳腺癌診斷之間存在統(tǒng)計顯著關系(Greer and Morris, 1975)。憤怒壓抑女性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水平升高,而這與某些自身免疫疾病有關(Pettingale, Greer and Tee, 1977)。Penedo等(2006)證實了壓抑憤怒對前列腺癌的影響。盡管這些研究似乎證實了二者關系,尤其是與憤怒壓抑有關,但有關該方面的研究仍太少,不足以得出準確結論。研究并未顯示出憤怒和所有癌癥間的顯著相關,只針對某些癌癥而已。此外,這些研究指的是極度壓抑的憤怒,而這種情況在大多數(shù)個體身上很少見。這些研究為深入了解(未經有效管理的)負面情緒(如憤怒)的長期影響提供實證依據。
消極情緒的積極面
如果處理得當,負面情緒確實對個體有益,下文總結了關于消極情緒益處的研究發(fā)現(xiàn):
1.悲傷有助于更加關注細節(jié)
積極情緒表示當下環(huán)境一切都好,消極情緒則提醒我們即將面對挑戰(zhàn)或新刺激,因而需要集中注意力(Forgas, 2014)。悲傷會提醒我們“有些事情不對勁了”,并要求將注意力轉移到事件發(fā)生的原因,誘發(fā)因素以及采取何種行動來解決。
2.憤怒是尋求調解的強大動力
約10%的情況下,憤怒會伴隨著攻擊行為?(Kassinove and Tafrate, 2002)。事實證明,憤怒會鼓勵我們主動尋找有效行為來應對問題情境,但不一定是通過面質或身體攻擊行為。憤怒是一種強烈警告,鼓勵我們去思考為什么某人會以某種方式行事,以及自己能做什么來平和情緒。
3.焦慮會激發(fā)出解決問題和挑戰(zhàn)的新方法
在感到焦慮時,我們會嘗試做任何事來消除焦慮。焦慮與“戰(zhàn)或逃”反應密切相關,這讓身體迅速產生能量以及做好行動準備。當面臨危險情境時,焦慮會接管并鼓勵我們迅速尋求解決方案以擺脫危險(Biswas-Diener and Kashdan, 2014)。
4.內疚幫助改變消極行為
內疚情緒本質上是我們的道德指南針,表明自己可能做了或說了傷害身邊人的事,這就像是我們用來懲罰自己的道德審判系統(tǒng)。內疚傾向高的個體更不容易偷竊、吸毒、訴諸暴力或酒駕?(Biswas-Diener and Kashdan, 2014)。
5.嫉妒激發(fā)個體努力工作
嫉妒并不總是惡意的,大多時候是心理學家所說的“良性嫉妒benign envy”。研究證實,良性嫉妒會促進學生的考試和學業(yè)表現(xiàn),當看到其他學生取得好成績會讓自己更切實地渴望獲得好成績(van de Vien, Zeelenberg and Pieters, 2011)。當因別人達到你想要的目標而感到嫉妒時,不妨試著將其看作一件好事–?意味著你也完全可以達到目標“別人可以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得到”。
消極情緒可以改善記憶準確性嗎?
負面情緒可以提高記憶準確性,心理學研究也支持了該觀點。一個新研究領域探索了消極情緒對個體感官知覺和體驗的影響。Kelley和Schmeichel(2014)研究了恐懼和憤怒對觸覺的影響。參與者需回憶、重溫并寫下一段誘發(fā)恐懼或憤怒反應的個人經歷;然后完成一項兩點辨別程序—被試的手被隱藏在視線之外,用一點或兩點器具來戳食指;之后被試說出自己感知到了一點還是兩點。準確性較低意味著觸覺減弱。回憶恐懼反應的被試在完成一或兩個接觸點任務時表現(xiàn)出觸覺的削弱。情緒會提高個體提取記憶庫中“情緒一致性”信息(即與特定情緒相關的信息)的能力(Isen et al, 1978, Bower, 1981)。Kensinger, Garoff-Eaton和Schacter(2006)發(fā)現(xiàn),相比于將中性情緒與物體聯(lián)系起來的被試,將消極情緒與不同物體聯(lián)系起來的被試能夠更準確地回憶起與消極情緒相關物體的具體視覺細節(jié)。有證據表明,負面情緒加強了個體對記憶生動性的印象和回憶特定事件細節(jié)的能力(Kensinger, 2007)。
消極情緒與動機
某些新研究將消極情緒與動機聯(lián)系起來。至今為止,憤怒是該領域的主要情緒主題。在給定情境中,憤怒與鼓勵和誘發(fā)動機有關(harmoni – jones, Price, Gable and Peterson, 2014)。Biswas-Diener和Kashdan(2014)提出了“整體性”概念—?鼓勵個體將困難或消極情緒視為整體幸福的一部分。困難和消極情緒暗示我們需要改變,需要對消極行為采取行動以做出積極改變。研究者表示,建設性地引導負面情緒或許可以了解個體更深層次的需求并得到積極結果。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hotbraziliangirl.com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