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拯救抑郁癥患者?—廈門心理咨詢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中心-怎么拯救抑郁癥患者?—廈門心理咨詢

2012年4月19日晚,廈門德仁心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在新浪微博公布自殺的心理分析。林某某因患抑郁癥被IBM辭退后,袁毅鵬向IBM提起了勞動仲裁,因而成為“反抑郁癥歧視第一人”。

  2008年,《新世紀周刊》曾對袁毅鵬進行了采訪,對他患抑郁癥的前因后果,以及與IBM的勞動仲裁進行了報道,在報道的最后,采訪記者寫了這么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這起反歧視案件,雖然以被歧視方的獲勝而告終,但在袁毅鵬看來,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反歧視?剛起步呢!”對他來說,這條路如果要繼續(xù)走下去,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個仍然無法控制情緒的年輕人,如今一直在通過網上關注某些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態(tài),為他們的處境而痛苦,也為自己的痛苦而感動。

  事件回放

  2012年3月17日,南京女孩“走飯”在微博直播自殺去世后,袁毅鵬就不斷在自己的微博當中提到走飯,并在博客中寫下了“戀上,走飯”的五篇博文,對走飯的微博內容進行了摘錄。他在微博中寫到:“你們哪會懂,不得不拽著一絲絲求生掙扎渴望。走飯懂,怎么找她傾訴?”

  在袁毅鵬的微博簡介里,他也寫到:@走飯:“你還在等?”“是的”“可是她已經死了”“可是我舍不得不等”。

  而就在前幾日,他還在關注一個母親愿捐腎救女,卻無錢移植的河南姑娘。不只是他,不只是抑郁癥患者,在他看來,只要社會能夠再多一些包容,對這些弱勢群體再多一些關愛,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死亡。

  在“死亡微博”發(fā)出以后,即刻就有網友跟進,并在微博留言叫袁毅鵬要堅強,要想想他的媽媽……可是,對于一個已經足夠堅強,已經很努力的試圖不再自殺的抑郁癥患者,這樣的呼喊顯然是不夠的,用袁毅鵬自己的話說:不懂抑郁的終究是不會懂啊。這國家太多樂于體驗優(yōu)越感的,即使只是比最弱的弱者強那么一點……

  怎樣理解抑郁癥患者?

  2011年12月,廣州女孩小雪(化名),在微博直播自殺獲救,南方都市報就采訪了曾與自殺女孩在網絡上有過交集,并互相激烈的袁毅鵬,他在感到痛心的同時,呼吁社會應該給予抑郁癥患者更多寬容,指責的聲音會把患者逼上絕路。

  還有,網友盲目的激將法,也是對患者的致命打擊。女孩微博自殺,網友微博轉發(fā)說“你死都不怕還怕什么”。類似這樣的話語,患者看后,內心會產生激烈排斥,因為她的內心已經無比痛苦。

  “抑郁癥患者更傾向自我傷害,少有傷及外人,與其交朋友并不存在危險?!痹泫i認為,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愿接受抑郁癥患者,與媒體報道不無關系,正是媒體追求獵奇,報道一些關于抑郁癥的負面新聞,沒有引導人們對社會進行反思,才會引來大眾的指責批評。

  早在08年,袁毅鵬就曾兩度自殺,他說,抑郁癥患者對自殺也會感到很恐懼,也有自我認知,但這時痛苦已經超過對死亡的恐懼。但患者內心還是希望得到別人救助,施以援手。

  他認為,關愛并不是抑郁癥患者最急需的,緊要的是寬容。抑郁癥患者和別的病人不一樣,它的痛苦之處就是讓人喪失抗爭力,周圍的人不理解這種痛苦,往往不愿和他們交朋友,一旦患者脫離社會,結果就是一條不歸路。

  抑郁癥患者的價值觀和正常人不太一樣,傾向于自我認知,性格固執(zhí),言語爭辯,且有冒犯人的習慣,這些特點會讓朋友產生反感,不愿與其交流。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朋友很難接受這些,患者也會慢慢被疏遠。這就產生惡性循環(huán),讓人看不到希望。


?相關文章

時間 : 2013-08-12
標簽 :
分類 : G 學習力提升
評論 : 0條

= 12 + 11

?